日前,吉林石化公司首次在年产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装置试用国产催化剂,生产出高端膜料新产品,产品性能达标,为后续推进催化剂国产替代作出成功尝试。
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于2006年建成投产,此前一直使用进口催化剂生产聚乙烯管材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良好口碑。
此次转产新产品,该公司尝试采用国产化催化剂替代进口,经过多方对比和试验,最终确定国产催化剂品种,采购成本每吨降低180万元。
为确保试用成功,乙烯厂组织技术人员与催化剂厂家针对新产品原料配比及关键操作参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制定了周密的生产方案,确保了生产全程平稳受控。
国产催化剂试用成功后,乙烯厂第一时间用下线产品进行吹膜试验,产品拉伸韧性良好。该产品具有优异的硬度、韧性、抗冲击强度和加工性能,市场前景广阔。
国产催化剂试用效果良好,为后续催化剂国产化提供了参考数据。新增的高端膜料产品,也进一步丰富了吉林石化聚乙烯产品结构,首批540吨新产品已发往客户。
初审:周昆 复审:张冬雪 终审:孙智明